返回
菲侨商

菲律滨《薪传》文学周刊第614期出刊

2022-12-06 11:12:28

image.png

家鄉的綠

江流

離開家鄉已經好些年了,最不能忘記的就是家鄉的“綠”。綠色是大自然的主色調,它充滿了生機,蘊含了希望,給予了人們無比的舒適和無限的憧憬!只要一想起家鄉的“綠”,我的心裡便感到無比的溫暖,充滿希翼!家鄉的“綠”已經和我如影隨形,我魂牽夢繞的綠啊!

我的家鄉赤湖是閩南的一個自然農村村落。村子北面有一個歷史悠久的湖泊,水色呈黃,故稱“赤湖”,以湖命名;雅稱“紫湖”,寓紫氣東來呈祥之意。家鄉依山傍水、空氣潔淨,是一個極具美麗自然風光的地方。村裡一座座房舍緊挨著,白牆紅磚,金簷碧瓦。有石頭砌成的古樸平房,也有鋼筋水泥建成的現代樓房。村舍大都寬敞整潔,與村裡的自然風光互相輝映,成了獨特的田園風光,煞是漂亮。家鄉有大片大片的莊稼田園,一年中都可見綠色的植物。我家房子就建在一條橫跨村莊的公路旁。公路的一邊是村裡鄉親們的居房,另一邊是莊稼園地。放眼望去,目之所及的是漫無邊際的綠色的田園風光,滿眼蔥綠蔥綠的,非常喜人。

自兒時記事起,接觸最多的顏色就是綠色了。家鄉人大都世代務農,“面朝黃土背朝天”。鄉親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了大片肥沃的土地,養育了子子孫孫。站在我家門前,頓覺心曠神怡。近處的菜園裡流著水茵茵的綠,空心菜、青菜、韭菜、芥菜等,被清晨的露珠沖洗得油光發亮。一陣風吹來,像翻騰的綠色波浪。不遠處的地瓜園裡,地瓜藤上綴滿了墨綠、翠綠深淺不一的地瓜葉。頗有“綠葉玉莖陽光照,藤蔓根壯雨露濃”的韻味。最遠處,那是一片綠油油的小麥苗。微風吹來,綠油油的苗兒身姿隨風搖曳,好像在向人們點頭示意,隨風一層湧向一層,構成了一個柔軟的綠色世界。每當我看到那綠波,心中總是豁然開朗,似乎有一種情結凝聚在裡面。每一株麥苗,每一顆莊稼,每一個藤架,那深深淺淺的綠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主色調,伴隨著我走過生命旅程的每一站。

家鄉地處中國福建的東南部。春季多雨、氣候濕潤;夏季燥熱、經常乾旱;秋季氣爽、空氣清新;冬季氣溫寒冷、冷風凜冽。但無論氣候如何變化,也不管季節怎樣更迭,勤勞的家鄉人一年四季總是在田園裡忙碌著,辛勤耕耘,開墾種植,收割播種。

一年當中,鄉親們最重視“開春”了。所謂“一天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每當春天開始,開春之時,也就是務農的鄉親最期待的日子了。陶淵明有詩雲“開春理常業,歲功聊可觀。” 這個時候,鄉親們總是在忙著準備耕種、翻曬穀芽、耕地犁土、播撒種子等。陽春三月,但見一大片一大片的園地裡各種嫩綠的莊稼苗在和風中破土而出,紛紛伸直腰身,恣意生長。布穀鳥在和煦的陽光中歌唱,陽光催高了嫩苗,催綠了田埂的小草。春季氣候也無常,常常下起了綿綿思雨。雨水滋養著萬物生長,常有“春雨貴如油”之說。最是一年春好處,滿懷希望在田園。

不知不覺到了夏季。夏季,是個生機盎然的季節,萬物生機勃發,花團錦簇,草長燕飛,稻花飄香,蛙聲一片。如此自然的美,似乎在預示著大豐年呢。鄉親們在雨水不足的夏季,冒著烈日,挑水澆灌,勤耕細作、不辭辛勞、早出晚歸。“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面對長勢旺盛的綠色的田園菜圃,草綠苗青,鄉親們茶餘飯後都在談論著農事、農活,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臉。

一陣秋風吹來,田園裡披上了翠黃翠黃的衣裳。金黃的稻穀在微風中翩翩起舞。翠綠的瓜果蔬菜掛著沉甸甸的果實。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各式各樣的果子成熟了,莊稼也成熟了。鄉親們又該奔忙了,忙著收割、忙著晾曬、忙著收拾、忙著裝袋。空氣裡滿是清新的稻香、穀香以及時鮮蔬菜甜甜的味道......鄉親們的笑聲在空中回蕩,喜悅彌漫在這片秋高氣爽的大地上。

即使是在北風呼嘯的冬季,家鄉總也能呈現出一絲絲的綠意。家鄉的榕樹錯落有致地散植在大路邊或是鄉鄰的庭院裡。其中村裡有一棵榕樹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近看,地面上的樹根盤虯臥龍般伏在地上,樹幹強壯而有力。遠望,蓊綠疏朗的參天大冠,氣根長苒飄飄,隨風晃動。人們親切地稱它為“吉祥樹”。這棵樹用它高大的懷抱庇護著一輩又一輩的人。在我的記憶中,這棵老樹常年便成了孩子們孩提時代嬉戲、玩耍的地方,也是大人們休憩談天的好去處。每當人們忙碌完了一天的事情,便會三三兩兩地聚集在這裡歇歇腳、喝喝茶、聊聊天,洗去了一天的疲勞。

如果說家鄉的美是一首清麗的小詩,雋永流長。那麼家鄉的“綠”,含著令人感動的親情,透著叫人思念的柔情,懷著孕育希望的激情。這一縷一縷、一片一片的綠啊,它是那麼的潔淨透徹,蕩滌著鄉親們的心靈,也陶冶了家鄉一代代樸實鄉親們的情操。無論我走到哪兒,家鄉的“綠”一直都住在我的心裡!

 

马车夫——费南多

椰子


唐人街

像一支木楔

将马儿拴住

唐人街的潺潺人流

让多少人生甘愿在此兜圈子

 

长长的待客车队里

总能一眼相中费南多

那样一对大耳朵

他自诩风水好命会长长

 

儿子迷上了搭马车

一路叮当  到家仍不肯下马

费南多挥起竹鞭吆喝 “驾驾” 

童真在风中又绕了半圈

 

他的马儿壮

鬃毛繁茂有光

我们爱上费南多

他的俊气和彬彬有礼

他的马儿跑得哒哒响

2021. 3

 

菲佣

椰子

儿子顽皮好动爬上爬下

钢琴、书柜瞬间成悬崖

保姆的活就得盯人不眨眼

来自山区的她身手敏捷  

一出手  连整座山都能揽腰抱住

两人玩成了忘年交

也晒出了同一肤色

 

那年圣诞节放假回家前

她信誓旦旦会带来深山里的

特产   一只小猴子当玩伴

 

唉  儿子如今已长大成人

经过动物园 总是念念不忘

那份没有抵达的礼物

那个一去不复还的她

2021. 3.



急解唐詩三十秒

安 順

向人解釋一首唐詩,需時多少?那是要看客觀條件才能定論。以高質量的文學課而言,一堂課足矣;介紹作者、時代背景、釋詞解義、寫作技巧、範讀背誦,就十分完美啦。

而我卻有過三十秒急解的經歷,當然,那實效是存疑的,且對方還是菲律賓人。

在疫情末期一個下午,久未出門的我來到唐人街自然素食館購食,選好商品走向收銀台丟下千元大鈔時,但見食客聊聊,僅有三男一女菲律賓人圍坐小方桌,各人一大盤美食在手,大快朵頤。但見個個衣著光鮮,穿金戴銀,油光滑面,食姿優雅,看得出是富家子女來華人區嚐鮮的。

此時,那女食客見我這華人老頭進來,像見了救星般急急放下食具走向餐室內角洗手盤處,火急火燎地頻頻指向水龍頭招呼我。我以為水龍頭壞了,需要幫忙。卻見她更心急搖頭指著洗手盤上印著花卉中文的圖片問我,"那文字甚麼意思"。我想,可能是叫人節約用水,或"前進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之類警語吧,那裡值得放下美食來探究。

但當我細看那景泰藍色彩的圖文時才知道,這是中國製造頗具文化氣息的水盤啊;水頭從大朵牡丹花中噴出,旁邊配有欠題目和下款,卻龍飛鳳舞地大草四詩句:"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大草狂書的詩句普通華人都未必讀得通,更遑論菲婦,應該不懂中文吧,為何郤急於知道詩句含意啊?

她似乎看出我的疑慮,便主動用蹩腳的中文自我介紹說:我媽媽是華人,叫我們學點中文;這盤上的中文好難認,講甚麼?我們趕時間要回去,麻煩你了。

我馬上猜到,她來自富裕和有文化的家庭,媽媽絶不是普通人。以前,不論那個階層的菲律賓人,即使有中國血統,都極力掩飾,如今卻以此為榮;以前總看不起中國文化,如今卻來華人區碰撞中國元素。時代變了,中華要重新崛起。時代的豪邁感令我平時碰到想學中文的菲人,我都願意指點;對這位摯意求解者我更樂於相幫。

惜時間有限,不能講文學課,只好飛速搜索關鍵英菲詞語,用中外合壁的混合語急急對她說:這是中國唐代劉LIU大詩人的名作, ANCIENT POETRY古詩,”賞牡丹”,不是簡單LOOK看,是ORNAMENTAL賞,詩中praise讚美說,芍藥和荷花LOTUS都很美,菲律賓也有此花,但character品格不高,唯有peony牡丹花,那是national flower中國國花耶,一開,最美,全城人人讚。

就這三十秒,是一年級水準的講解也,看她似懂非懂,還連連點頭稱謝,那是禮貌,我無可奈何了。我無法再告訴她,古人的詩歌多有借題發揮,暗貶時弊的,劉禹錫寫的這首詩就有此目的。這只能靠她日後深造中文,自己去體會吧。我去拿回錢物,要走了,特意經過她的食桌,輕聲說Iwish you Chinese progress祝你中文進步。四人同時歡愉一笑。

啊,可愛的嚮往中華文化的菲律賓人!

                                                                                                 2022.11.24

 

菲律賓菜世界第二

温陵氏

有朋自遠方來,我總會招待品嚐菲律賓菜,總是笑呵呵的說:「中國菜世界第一,菲律賓菜世界第二。」。

去過世界許多地方,嚐過許多國家的菜肴,吃來吃去味覺還是中國菜上乘,當然,中國地大物博各地的味道也不盡然,比如四川菜、東北菜,我就敬而遠之。而菲律賓是個多民族的千島之國,多種文化交融在一起,形成今日南洋風味獨特的菲律賓菜,雖然各島各嶼各有特色菜,但差距不大。

走進宿務菲律賓菜館—— 油炸空心菜,端上來葉葉翠綠,抹點沙拉醬入口清脆;油炸豬皮,沾一沾土產椰子醋,酸中帶辣嚼來嗶嗶有聲,兩碟開胃小菜加一杯冰凍生力啤令人食慾大振。帶肉牛大骨添加玉米和香蕉共一鍋溫火煲湯(pochero),粗大的牛腿骨,腿骨肉都藏在骨縫間,喝一口滾燙滾燙的湯汁,濃稠鮮美正好暖胃,其精華是牛腳筒內的骨髓,據說壯陽而深受男食客青睞有加,吮吸聲不絕於耳。來宿務必吃的還有,曾被紐約時報評選為「最受歡迎的豬肉料理」的SiSiG,跺碎的豬頭肉加上洋蔥大蒜、醬油醋和辣椒,大火爆炒後放在烘熱的鐵板上加一粒打散的雞蛋,色香味俱全。酥炸豬蹄膀(Crispy Pata)更是經典大菜。有人說,沒有吃過宿務的炭烤乳豬(lechon)就等於沒有來過宿務,是用來招待國賓的菲律賓國菜之一。各類海鮮只要叫得出名、出得起價,應有盡有,隨時上菜盡管享用。

宿務的菲律賓菜館,有的安寨山頂,有的紮營山腰,有的搭棚海上。登上山巔極目遠眺,宿務市夜景盡收眼底,驟然間萬盞燈火魔術般消失在茫茫大霧中,宿務岛若隱若現,習習涼風令人有遠離塵囂、遠觀俗世之感。赤膊赤腳讓軀體最大面積的接觸大自然,坐在水中央的海上菜館,用手剝食剛從海裡撈上來、經加工煮成誘人的紅蝦紅蟹、小龍蝦美食,慢慢品細細嚼,悠悠然地看天,看雲,看海,看海天一線的遠方。人生不過如此,爭什麼?

宴客的最高規格是家宴,炭烤全乳豬、炭烤全雞(放山雞)、清蒸紅膏鱘、椰葉裹飯團(Puso) 必不可少。手撕手剝手抓,無拘無束,畅飲收藏多年的好酒,放蕩形骸。酒酣,我會向遠道而來的朋友講述我的菲律賓故事。宴罷,客人握別道謝,之後,又說:我們會懷念世界第二的菲律賓菜哦!

2022.11.30

 

聖奧古斯丁教堂 (San Agustin Church)

苏荣超

巴洛克藝術已發酵了四百年

古老、莊嚴和神聖的價值

與島嶼元素融合一體

堅韌了宗教的崇高位置

文化聳立則預示歲月豐盈的延續

釋放無形和強大

 

將紋路裝飾、棕櫚葉片及傳統穿戴的

主保聖人    描繪成新約故事的場景

雨和庇護紛紛滴落

等待一場不經意的撫慰

不必張揚    讓風聆聽情感之歌

 

聖靈的黃昏一對被祝福的愛

以高姿態位置擺動

並體驗神的旨意

將厚實的仁愛、恩慈澆灌心中

 

而修道的傳播卻覆蓋了

18世紀管風琴19世紀水晶吊燈——

戰役後倖存者所釋出

一抹古老與文明交織下的

美,並蘊含經典


妄議菲律賓華人華社

付玉成

臨近假期,看到華文作協《薪傳》以“我認識的菲律賓人或我的菲律賓故事”為主題進行徵稿,作為作協理事想想自己應該貢獻點什麼,於是決定利用幾天的長假動動筆頭,反正出門旅遊也只是從一個自己呆膩了的地方到別人呆膩了的地方去,不去也損失不了什麼。

轉眼來菲律賓25年了,雖然天天在此混日生,但也談不上認識深刻,菲律賓包容性很強,東西方文化縱橫交錯,形成了一個既含蓄,又直率的多元社會。菲律賓雖然有其文化傳統,但經不起現代文明的衝擊,已經失去了其應有的特色,拿來主義和實用主義堪為主流,就連語言文字的構成也可以看出,三分之一的西語,加上三分之一的英語和土話,就構成了官方加祿語,一個家庭往往也多能講幾種語言,連吃東西都是halo-halo, 炒菜也喜歡Chopsuey。在菲律賓生活,中國文化的氣氛濃鬱,尤其是飲食文化對菲律賓人的生活影響深遠,很多的菜名直接就是中文或廣東話諧音,如Tofu(豆腐),Chow fan (炒飯),Teosi(豆䜴)等等,菲律賓的地名有很多是中文如Zamboanga(三寶顏),Lingayen(林加岩),Ongping(王彬街)等等,即使是初來咋到菲律賓的遊人,也一定不會覺得陌生,滿街的快樂蜂(Jollibee)與超群(Chowking)速食,隨處可見的中文牌匾,尤其是在中國城,舉目就是中文,側耳就是閩南話,你不會覺得自己是置身海外,正是這種混雜的文明,會讓你感覺到很舒服,加上菲律賓人的熱情,隨便問個路,摩托車司機會帶著你直達目的地,菲律賓旖旎的風光及珍珠般的白沙海灘,讓人流連忘返。使菲律賓成為一個來了還想來,來了不想走、來了離不開的地方。

除了美麗的自然景色及和諧的人文環境,菲律賓還是一個可以夢想成真的地方,即使不能一夜暴富,至少可以勤勞致富,不信的話,眾多的新老華人華僑成功的勵志故事就是最好的詮釋。

在菲律賓有華人的歷史可回溯到300多年前,華人血統遍及約75%的人群,純華人血統者約2%多,他們中的絕大多數為福建人。華人對菲律賓經濟影響比較大,經濟體量約占菲律賓的60%,十大富家中佔有7席。商場、銀行、煙酒、航空、房地產及建築等等多數商業都是由華人主導,其它富人基本也都是具備西班牙血統的居民,他們是靠祖輩“跑馬圈地“積攢的原始財富來滾動發展,形成對某些行業的區域壟斷,如AYALA家族,ORTIGAS 家族,ARENETA 家族及ABOITIS 家族等等,而土生的菲律賓人則較少有亮眼的商業成就。這主要是與菲律賓民族超前消費的生活習性有關,因為天生菲人都喜歡享受而不積累財富,而且小富即安的心態讓他們在天賜的資源上舒服躺平,這才有了華人勤勞致富的機會。

在菲律賓,早期的華人因為過番客的身份,不能夠擁有土地,下南洋也是迫於生計,只能做個沿街小販,正因為提藍小賣使得財富聚少成多,於是華人利用賺來的金錢經商及購買土地,土族則出賣土地用於消費,長此以往,有錢的人更加富有,賣地的人則相對貧窮,此消彼漲的結果是,華人經商良性迴圈,菲人賣地坐吃山空。

中國人最早進入菲律賓的時間可追索到鄭和之前,傳說後來又有Lim Maohong(林毛鴻)到達北呂宋的蜂省,前者是因為看不上菲律賓,覺得它是一片“雞上樹,狗亂叫”的荒蠻之地而放棄,後者到達呂宋中部後被西班牙軍隊驅趕而離開, 我還曾經在朋友家中看到有身著清朝政府官服的先人照片,也說明瞭中國人定居菲國歷史之久遠。

早期的華人基本都是貧苦出身,雖然後來富甲一方,也仍然十分節儉,我親眼見過低調的菲律賓首富乘自家的飛機出國坐在經濟倉而隨行者則坐公務倉,其解釋是自己只動口而隨從要工作和談判,需要舒適些,其所佩戴的手錶也是普通的石英表,他的解釋是電子錶時間很准,平常出行代步的則是十分不顯眼豐田車。這種現象在華人社會不是做作而是普遍存在,代表是卻是一代人的節儉。相反的,近年進入的新移民則張揚多了,稍微有一點錢就是前呼後擁,保鏢成群,防彈車隊出行,衣著豪華,還巴不得在胸前掛個牌子,上述:我有錢! 

菲律賓華人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喜歡結社,菲華社會人口不過200多萬,可社團多則數萬家,有以姓氏家族為基礎的,有以鄉村為基礎的,有小學中學校友的,還有省為基礎及中國字開頭的,總之社團多過牛毛,有人形容說:在中國城的街上行走,不小心掉下一個蘋果,可能會砸到幾個會長。抱團取暖本是好事,但社團之間並不團結,甚至互不買帳,有些是以社團為罅頭打點自己的生意,有些是通過社團撈個名聲,總之各懷心思,真心為華人服務的並不很多。華社也有媒體,電視、電臺、報紙、網路一應俱全,但規模都很小,進入不了主流社會。菲律賓媒體關於華人的報導趨於兩極:華媒報導的都是正面消息,菲媒報導的多為負面新聞。

由於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人們往往記壞不記好,坊間的傳說、媒體的報導及政治的炒作,菲律賓政府對中國的態度反反復複,時好時壞,菲律賓人對華社也並不很友好,總喜歡把華人與無照經商,偷稅漏稅,走私販毒等不當行為聯繫在一起,感覺華人多為富不仁,對中國印象也十分一般,動輒談領海主權,友好態度遠不如對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及歐洲,甚至比不上俄羅斯和印度。

早期的菲律賓華人,不少是利用未註銷的死者身份獲得公民資格,因此擁有菲律賓的姓名,後來菲政府陸續推動歸化入籍,不斷的有華人加入到菲律賓公民行業,這些人仍然保留了華人的姓氏,有些甚至成為菲律賓的主流:如dizon(嫡孫)、大孫(tuazon)、 六孫(lacson)等等。新移民則多數採用的特赦、結婚、投資或退休身份,還有些壓根就沒有身份,通過旅遊簽證進入菲律賓後就此留下來。無論是新僑還是老僑,第一代的移民整體文化水準都不高,因為大多數是拓荒者,沒有機會享受好的教育,只有紮下根以後,其子女才享受到頂級的教育,老僑的子女多數就讀名校的商科,醫科及法律,逐漸地,華裔進入第二代第三代之後便一改從商不從政的習慣,開始進入政界,擔任省長、市長、眾議員、參議員,有些混血的華裔甚至當過總統,但這些人對中國的感情已日趨淡薄,有些甚至還想做切割。新僑由於尚處於資本積累的過程中,賺錢是他們的主業,尤其是博彩盛行的前幾年,部分新僑日進鬥金,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有些通過購買假護照以求長期居留與置業,並隨之催生出關聯產業,推高了房地產及餐飲業,同時也出現了綁架,吸毒販毒及嫖娼與賣淫等社會毒瘤,隨著中國對博彩的嚴打加速,菲方配合程度提高,很多與博彩相關的新僑轉入地下,綁架、販毒稍有收斂。僑新老僑雖同祖同宗,但代溝很深,老僑認為新僑不守規矩,生意不擇手段,新僑認為老僑保守僵化且欺生,這種代溝在社團之間的表現尤其突出。

菲律賓的華人對當地經濟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可菲律賓人卻並不以為然,他們常常質疑華人獲取財富的正當性,這也是因為少數華人的不正當行為通過暴光影響了整個華社。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南洋華人的歷史是一部血淚史,飽含一把辛酸淚,菲華文化博大精深。其實是不敢說,也不能說,因為一說就是錯,尤其筆者以其菲薄之身,更無資格在此滿紙荒唐言的說三道四,所以只能胡謅調侃和妄議,供看客歡娛,搏一笑了之。

2022-10-30

 

Copyright @ 2010-2021
闽ICP备190165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