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菲侨商

菲律滨《诗菲华》月刊第16期出刊

2022-08-02 13:04:07

微信图片_20220802130324.png

(菲律濱華文作家協會《薪傳》编委會編。刊头题字:拾得法师。众家点评菲华诗人云鹤、施文志、椰子的诗。作者:云鹤、李燕琼、刘正伟、王勇、余境熹、吴青科、椰子、吴撇、施文志、2022年8月2日菲律滨《联合日报》。)

.

编者按: 

本期《诗菲华》刊头题字出自台湾知名书画篆刻家拾得法师之手。拾得法师,1956出生於竹東山區,俗名朱琇嬰,台灣藝專(現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科畢業,師承入迂上人、梁乃予、王北岳。1991年於護法山出家,法名如撿,號拾得。初出家依循弘公訓誨,依戒定慧以四念處內觀禪修。台湾九二一大地震後,震動了内心的書畫印、三法印,願「還至本處」,禪修創作。曾任教於逢甲大學、靜宜大學、淡江大學、東海大學等。曾舉辦“天地無私”朱琇嬰書畫篆刻展、“三法印”書畫篆刻展、“如如實相印”書畫篆刻展等個人作品展及各項海内外聯展,并多次獲奬'a3霭孀髌芳嗖俊?

.

静静读一首诗:云鹤〈一句话〉 

.

〈一句话〉 /云鹤(菲律滨)

.

不必等我,我已来

赶在比早春更早的清晨

趁夜露尚重,朝雾未散

此刻,正好让我

用半生的企盼与期待

说出那一句

除刚掠起的蜻蜓外

只有你我才听得见的话

.

{读后感}

.

1, 李燕琼(福建)

.

这首诗初读有一种浪漫的气息透过文字扑面而来,话是连接心的桥樑,是表达沟通的渠道,它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诗人云鹤却只用“一句话”便将自己的情思表露无遗。 

诗的主人公是互相等待的关系,但“我”明显比较急迫,怕对方会等待,于是“赶在比早春更早的清晨/趁夜露尚重,朝露未散”的时候就已经提前到来,愿意等待的那个人定是情根深种,这样的情感让人为之动容。 

“此刻,正好让我/用半生的企盼与期待/说出那一句/除刚掠起的蜻蜓外/只有你我才听得见的话”,“半生”说明时间之长,毕竟人能有几个半生呢?说话声细微,彷彿是呢喃,因为只有彼此能听得到,“蜻蜓”彷彿是两人情感的信使和见证者,这样的情感表达更能让人细细体会其中彼此的珍重和珍爱。

2,刘正伟(台湾)

.

認識菲华诗人前辈云鹤大概是二十年前,當時我剛完成碩士論文《覃子豪詩研究》並出版,蒙向明前輩引介認識而曾书信往来,當時寄一本請他指教。他自稱是覃子豪的学生,他曾協助幫忙刊登許多引介或紀念覃子豪的文章在菲律濱華文報刊刊登,对覃老师始終懷抱敬仰之心。

云鹤是一位早慧诗人,十几岁就出道。〈一句话〉主題是什麼 ?應該是表達愛意的一首情詩,一首祕密的情詩。全詩只有八行,前面寫一個情人日思夜想的企盼,那「赶在比早春更早的清晨」,趁夜露尚重,朝雾未散就預想赴約,傾吐無盡的相思與濃濃愛意。

「用半生的企盼与期待/说出那一句/除刚掠起的蜻蜓外/只有你我才听得见的话」,用半生的企盼与期待,表示人生過半、中年以後,說出除刚掠起的蜻蜓外,那蜻蜓是聽不出來的,此處借用蜻蜓點水的意象,營造秘密與愜意的情境,以及那小心翼翼、萬分慎重的愛意的表達。詩人用不破題的手法間接寫出這一首調情的小詩,當屬調情高手。那一句話是什麼呢?我想,應該是:「我愛妳」。

.

3,王勇(菲律滨)

.

云鹤是菲华诗坛承先启后的扛鼎人物,他的现代诗师承台湾蓝星诗社的领军人物覃子豪,所以他也是菲华现代诗人里最享有国外知名度的。作为全能型文艺人,云鹤创作、编辑、组社、活动四项全能,且样样成果累累。云鹤的诗风多变,从早年的倾向晦涩到唯美,再到深入浅出的口语,每个阶段都有非同一般的成果。

诗艺高超的云鹤,执掌华文报副刊编务时率先引进台湾现代诗潮与中国大陆的朦胧诗,致力发掘诗坛新锐,勤于收罗菲华诗刊诗集诗史。早慧的云鹤写过晦涩之诗,晚年回归明朗,但我最欣赏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入浅出的作品,比如〈乡愁〉。我一直对像云鹤他们出生在菲律滨的华人诗人有一种好奇,他们并不像飘洋过海来自泉州、晋江侨乡的诗人,有漂泊异乡的离散经历,为何还能写出如此感同身受、刻骨铭心、震撼读者的怀乡诗 ? 是父祖辈的移情作用还是因阅读华文书籍培养起来的文化乡愁 ? 云鹤出生、就学、成长、成家立业于菲律滨,却终生保持中国国籍,由此来理解他的乡愁意识就有了基础。

云鹤写过一系列经典的乡愁诗,如〈野生植物〉、〈乡愁〉、〈雪〉等,而〈一句话〉正是一首披着情诗外衣的乡愁诗,同类的还有〈爱的方言〉、〈另一种情诗〉。云鹤创作〈一句话〉应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大概五十出头,才有‘’用半生的企盼与期待/说出那一句/除刚掠起的蜻蜓外/只有你我才听得见的话‘’。那是一句什么话 ? 我想可能是:我爱你故乡 !

菲律滨华族从落叶归根或同化的两极蜕变为华菲融合的落地生根观念,在此种情境下,‘’那一句‘’悄悄话也只能用蜻蜓点水来含蓄表达了。

.

4,余境熹(香港)

. 

讀《詩經.秦風.蒹葭》,有時會想,假若男主角真的找到「伊人」,他要跟她說些甚麼? 

雲鶴的〈一句話〉背景「夜露尚重,朝霧未散」,引領我回到《詩經》那個「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比早春更早的清晨」。 

我想像〈蒹葭〉的男主角「溯洄從之」、「溯游從之」,在「阻且長」的「道」上花掉了「半生的企盼與期待」;每次她在錯誤的地方「等」著,其實他都「已來」。 

大仲馬小說的結尾是:Attendre et espérer,以「守候」和「希望」為人生的大智慧。但「半生」消磨而消磨不盡的愛,究有幾許 ?十八個春秋,哈金筆下的孔林便歷盡愛情的流失和變質。 

而〈蒹葭〉的二人,終於是相逢了,在雲鶴詩的「此刻」。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張愛玲說,「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的問一聲:『哦,你也在這裡嗎?』」 

像恐怕言語道斷,愛的複雜情愫還未點到,就要即止。 

雲鶴也相仿,「那一句」醞釀半世的「話」不需寫出,愛中的「你我」自然「聽得見」,而寄寓「情」的「蜻蜓」,翩翩「掠起」,就似隨風搖曳的蒹葭,采采、萋萋,烘托這朦朧的故事,漾滿了水之湄涘……

.

5,吴青科(福建)

.

理解这首诗需要一种特殊的语境,否则无法克服它自身的抽象性。

现代诗无论是意象还是语言形式的层面往往缺乏一种自我的建设性,这是现代诗面临的某种审美和精神的困境。即便是艺术的知觉本身,在诗歌的文本当中也需要一种自我蜕变、上升的过程,由感觉知觉到思想意义,使得诗歌的审美内涵变得更加丰富、深沉,在差异性中体现出某种内在的统一,从而实现从内容到思想的升华。而意象对于现代诗而言同样十分重要,一首诗需要通过意象的塑造来达到审美上的效果,而非仅仅通过抽象的语言形式的表达。

因此,作为一种艺术创作的抽象行为,现代诗需要一种明晰的艺术思维,即需要真正明确如何表达以及表达什么。

.

6,椰子(菲律滨)

爱情是一种很奇妙的词汇,“说出那一句……/只有你我才听得见的话”。那肯定不是人话,或许是鸟语。爱情里面的比翼鸟,在独自的花香鸟语中感伤,无人能知,无人看懂。

那一句,是啥内容 ?诗人没有明示,或许根本没有说出口。有时候,比一句话更传神的,是沉默无语,无言大于有声,“我喜欢你是寂静的,彷彿你消失了一样”(聂鲁达)。

“用半生的企盼与期待”,是一种怎样的耐心与深度啊,是一种怎样的幸福与折磨啊。

一首情诗的创作,其基本要素是语言和意境,语言可分有声和无声,意境也可分为有形和无形,像这样耐读有味的情诗,都是在无与有之间游走得当。

.

菲华截句点评:椰子〈扁担〉 

.

〈扁担〉 /椰子(菲律滨)

.

父亲的故乡 那头

儿子的故乡 这头

.

我挑起 两头

.

(选自《菲华截句选》,王勇主编,台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11月出版)

.

{读后感}

.

1,王勇(菲律滨)

.

其实诗的文字可以非常浅白、朴实,无需故弄玄虚来增添神秘感,不妨多多运用巧思把平凡文字灵动组织,搭建出一个全新的结构。椰子的〈扁担〉,诗眼不在诗行里,而是在诗题。

截句之类的微诗,讲究绝处逢生,不宜在有限的地方浪费空间,不宜在关键的时刻徒费口舌。〈扁担〉中的父亲、儿子、我构成三点一线,贯穿三代人的故事,一切尽在扁担的无言中。

.

2,李燕琼(福建)

.

椰子〈扁担〉的表达形式最易让人忆起余光中的〈乡愁〉,但仔细再细品可知,这篇截句的内涵意蕴并非如惯性思维所思那般。〈扁担〉犹如桥梁一般,连接起三代人之间的关系,父亲、我、儿子,本就是三个个体,之间还有时间的代沟,但正是因为有我的存在,使得这种间隙缩短拉近,甚至最后密不可分,字里行间情感的流动很触及真心!

.

3,吴撇(福建)

.

「上有老,下有小」,这既是生命的幸福阶段,亦是生存的双重责任,很多人常常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而有深刻责任感的男人必然力求「两全其美」,于是毅然、悦然地挑起重担……如何表现这个人生主题?首先要寻见一个「灵魂之物」,它是作为内核的某个名词,有相对稳定的指涉能力,又不陷入「单一性含义」,椰子挑选了「故乡」作为支撑物,并用「这头」「那头」两个空间语汇担纲大梁,承负起所有语义。接着,「挑起」这个动词,连结了「两头」,「重量」顿时得以显现,这不仅是家庭和角色的重量,也是诗意的重量,这个「重量」,即作者在高度概括、提炼后并通过具有典型价值的语言组织实现的内涵,然而,〈扁担〉不繁复庞杂,它以轻盈、平静的气氛,令人觉得「扁担」以及表达「扁担」的所有诗句,是人类高贵的「使命的翅膀」。

.

{创作感言}

.

〈诗的承载力〉 /椰子

.

当我重读这首小诗时,耳边仿佛伴随着命运交响乐的回荡 ,那头,双亲早已长眠山岗,这头,子女渐渐独立成人,故乡越是模糊,异乡越是清晰,一把扁担到底能够承载多远多重,我们曾敢闯荡四海,我们终将颤颤巍巍。

.

2022年1月27日

.

菲华截句点评:施文志〈原罪〉 

.

〈原罪〉 /施文志(菲律滨)

.

一群影子

在黑暗中

.

一束光闯进去

杀死了影子

.

(选自《千岛诗社截句选》,王仲煌主编,台湾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12月出版)

.

{读后感}

.

1,王勇(菲律滨)

.

这首〈原罪〉读起来有点绕。前段两句「一群影子/在黑暗中」,怎么解 ? 黑暗中是无法显现影子的,但不代表黑暗中就没有人的存在 ? 而且有许许多多人生存在黑暗的角度,不为人所关注。后段两行「一束光闯进去/杀死了影子」,反向思维,是否也可以「一束光闯进去/复活了影子」 ?

此仍我指出有点绕的地方,推敲起来,似是而非,又似非而是。因为作者的本意应该是影子本来就存活在黑暗的背景下,而且生活的好好的,一束光的光明以为是解救或唤醒,却反而灭绝了影子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施文志的〈原罪〉富有哲理的思辩,线索与答案就隐藏在诗题里 !

.

2,吴青科(福建)

.

影子因光线而彰显存在,而同样天然性地存在于黑暗当中。人们习惯性地用光去寻找影子的特征,而无法通过黑暗去锁定影子的存在,故而将这种光之影视为一种物理性的常识,或许一种人类的正义,并赋予其无上的权威。

换言之,光决定了影子的生死,但却忽略了,黑暗(比如黑夜)才是影子的自由世界。这也就意味着,所谓的「原罪」等等都带有人类的属性,而非天然的属性。何为「原罪」?这首诗所提出的正是这样一种发人深省的命题。难道原罪就意味着光之下的影子吗?同时原罪又需要依靠光予以驱离?必须驱离 !?

.

3,吴撇(福建)

.

拟人在诗歌中的使用最令人警惕,因为容易人云亦云、童话倾向明显或者过于软弱,因此若无创意莫如废止。文志的用法带有经典性的英雄气息,「闯进去」「杀死影子」等掷地有声的表达足够果决、正义。爱默生说,「英雄就是成为中心而不可移动者」,光明正是无法撼动的真理和力量,它不会停止对黑暗和影子的围猎,不会对它们沆瀣一气坐视不理。耐人寻味的是「一束光」,代表光明却势单力薄,它清除了当下的黑影,新的阴影却又同时产生,不得不让人陷入困惑:究竟是光明不够强大,还是阴暗过于顽固和狡猾?竟然连「闯」「杀」这般力度也震慑不了?

这难道是世界的「原罪」?文志借物讽世,像光一样,干脆利落却又留下「遗憾」。值得一说的是这个「现世遗憾」的读取,假如没有藏匿的功夫和设置的技巧,这个意义肯定会被注销,语言的思想力也就立即消失。

.

{创作感言}

.

〈诗的联想〉 /施文志

.

自從上世纪八十年代寫了〈自由〉:「光明讓影子不自由/黑暗讓影子自由」。

之後,我對影子卻有很多聯想,〈原罪〉這首詩,應該是〈自由〉的延續。一群影子,在黑暗中,一束光闖進去,殺死了影子。 詩句簡單而平白,詩題目〈原罪〉,讓讀詩的人有更多的聯想。原罪?究竟是影子的原罪?還是黑暗或是光明的原罪?美國革命領袖帕特里克-亨利的語錄:不自由,毋寧死。

.

2022年1月26日


Copyright @ 2010-2021
闽ICP备19016533号-1